我们知道,武士道是组成日本文化的极为独特的一环。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由此带来了复仇、切腹等一系列悲壮的行为,这些一直以来都使得其他国家的人感到颇为不解。那么,武士道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产生的?下面就让冯老师带领我们从武士道发展演变的角度,深入探究日本武士道的实质。


从语源学上考察,“武士”一词始见于中国。《新唐史》中有如下记载:“天宝十一载(752年)改诸卫士为武士。”“武士”一词初见于日本史籍,是在宝龟二年(也就是771年)。

作为武士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是“武士道”。武士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因此形成三种类型:

第一阶段,镰仓幕府时代形成、作为12世纪封建社会产物的封建武士道。这个时期的武士道是幕府将军源赖朝与其家臣形成的一种具有从属关系的生活形式和生活准则。作为家臣的武士要对维持他们生计的主君行“奉公”义务,要始终不忘为主君效力。“人为一代,名存永世”,自此成为武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232年,镰仓幕府制定了作为武士行为准则和规范的《御成败式目》。“成败”意为“处分”、“式目”意为“法规或法律条文”。《御成败式目》因制定于贞永元年,又称《贞永式目》。《贞永式目》共51条,不仅是“最初的武家法典”,而且是后世武士政权制定法规时效法的范本。

第二阶段,江户幕府时代以幕藩体制为背景,强调“文武不歧”的儒学武士道。1615年7月,德川幕府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共由13条构成,其中第一条即明文规定:“文武弓马之道,专可相嗜事。左文右武,古之法也,不可不兼备焉。”《武家诸法度》奠定了武士既是政治统治者又是行政管理者的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明治时代的新武士道。1882年《军人敕谕》和1890年《教育敕谕》的颁布,是新武士道最终形成的标志,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效忠对象一元化为效忠天皇一人。
(2)打破重义轻利。藐视经济活动的传统观点,“士魂商才”思想开始登场。
(3)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精神支柱。
(4)由武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展为全体日本国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不难发现,在武士道三个发展阶段中,对忠的要求始终一贯。正如《武士道》一书的作者新渡戶稻造所指出的,“忠是将封建的各项道德准则联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均衡美的拱梁的基础。”

戴季陶在《日本论》一书中写道,“他们举国赞美的武士道的精华,就事实上说明起来可以举出两件事,一件是‘复仇’,一件是‘切腹’。‘复仇’是杀人,‘切腹’就是自杀。”

为什么要自杀和杀人?有两本关于武士道的论著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本是被誉为“武士道之圣经”的《叶隐闻书》,另一本是为西方人了解日本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的《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

《叶隐闻书》由山本常朝口述、田代阵基笔录,共11卷,由1300个轶事和轶闻构成。它不仅探讨了武士的战术问题,而且将武士的职业精神上升到如何对待生死的哲学高度。该书开宗明义宣称:“武士道者,死之谓也”,强调赴死、忠义两全,是武士道的终极追求。

《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由头像曾印在5000日元上的前国联副秘书长新渡户稻造撰写。新渡户稻造在用英文撰写的《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这本书当中,大量引用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并将这些典故同日本的相关历史和典故进行比较,以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