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自己到了青春期,才会出现性心理活动。NO!NO!NO!弗洛依德说性是一种本能,其实自呱呱坠地时,性心理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并发展着。作为一名大学生,它潜伏了6年甚至更久,蠢蠢欲动到了现在,当你终将把性落地实施的时候,切勿乱了阵脚。


在人的一生当中,尤其是处在生长发育当中的儿童青少年,其发育水平包括他的心理和行为的成熟程度,的的确确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恰恰是根据这样的一些特点就把我们的这个人生阶段分成了不同的生命时期,奥地利的一个心理学家,他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他的一生当中有许多的学术贡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学术贡献就是提出了“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说人格的发展基本动力是什么?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那么在它的驱动下才发展的。当然了,弗洛伊德所指的这个“性”不是我们一般狭义地理解的这种性,也就是说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的活动之外,还包括像吮吸、大小便、皮肤触摸等等这一切能直接或者是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这样的一些活动。

弗洛伊德就把我们人的这个性心理发展分为了五个时期,包括:0~1岁的口腔期;1~3岁的肛门期;3~6岁的性器期;6~11岁的潜伏期;接下来的两性期,这个两性期也称为青春期,女孩儿基本上是从11岁开始进入这个时期,而男孩基本上是从13岁开始。弗洛伊德认为说处于两性期的性心理发展有怎样的一些特点?也就是:随着生殖器官的逐渐的成熟,性荷尔蒙也就是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本能开始复苏了,目的是什么?就是经由两性关系来实现生育。这一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射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以及结婚等等这样的一些活动,目的是什么?要完成生儿育女,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

以上是弗洛伊德从广义的、宽泛的性心理的发展阶段性的这样的一些特点。从狭义上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性心理发展,大家知道,主要的是起于青春期开始的时候,而且也表现出阶段性。

第一个阶段是“异性疏远期”。从发展的时段上来看正好相当于青春期开始的时候,生理上有一系列的变化,这样的话就使得青年的男女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的关系,对性的差别特别的敏感,在心理上的体验是羞涩和反感交织在一起,对异性采取的是怎样的态度呢?是疏远和冷漠。

第二个阶段是“异性接近期”。这个时段正好相当于青年的初期和中期这段时间。男女青年是情窦初开,而且有了相互接近的这种内在需要。

第三个阶段是两性恋爱期。这个时段相当于青年的中期和晚期这段时间。表现在男、女之间的友情就集中寄托、钟情于某一个异性的身上,由一般化的性意识发展到明确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