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看重生态环保的今天,“围湖造田”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个大写的贬义词。然而,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围湖只是为了防止湖水泛滥,避免其对附近农田造成影响。但是在看到围湖造田带来的诸多利益之后,人们在大规模开发农田的道路上渐渐开始玩脱。一起来听韩茂莉老师为我们讲述围湖造田现状背后的故事。


首先我们就要说的,在江南地区,围湖造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实呢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告诉过我们,在中国历史时期,随着北方的战乱,于是呢人口出现了三次的向南方迁移。其中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一次。唐代中期是第二次,北宋末年1126年,这是第三次。

随着人口在北方动乱的影响之下,大量的人口渡过淮河,渡过长江,于是呢来到了江南一带,落脚谋生。使这个地方原本人口很少,开发进程也比较落后的地带,一跃而成了人口集中的地带,那么从唐代中期开始,人口的不断南迁,到了宋朝的时候,这里成了全国的经济中心。按照今天的话说,这就是GDP最高的一个地带。

但是我们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地带,地理空间所具有的有限性,和人口不断增多这样的一个事实,那么民以食为天,而重农业发展的一个基础,就是农田。所以说,在这种土地和人口之间的压力之下,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途径,去扩展农田。其中我们发现宋代围湖造田就开始进入了一个高潮。

而围湖造田的成果被称之为围田。什么叫做围田呢?指的就是说在湖泊的边缘地带,修建一个拦水的堤坝,然后呢是为了保护堤坝边缘的农田,所以说最初围湖是为了防止湖水泛滥,对边缘地点农田的影响。

但是以后就不一样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如果在湖水的边缘地带修一个堤坝,然后呢把湖水引出去,这个地方就可以变为一处农田。而且呢土壤还非常的肥沃,所以说,围田指的就是在湖泊水体的边缘地带,通过人类修筑的这种堤坝,而圈围成的一个农田,它是土地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回顾这段历史,在江浙一带,可以说呢是非常显著的。我们都知道,在晚清时期的秋瑾,她是一个女英雄,自己的号呢也叫做鉴湖女侠,我们就要说一说鉴湖它的空间变化。

本来鉴湖是在今天浙江这里的一个很大的湖泊。但是在宋代,围湖造田,首先大家把自己的眼光就投向了以鉴湖为主的这样一个区域。于是呢,在人们逐渐的这种推动之下,鉴湖的面积逐渐减少。

那么鉴湖的面积逐渐减少,形成了一些新增长的土地。但是,影响了周边的农田。因为,周边的这些农田的灌溉水源,主要都是依靠鉴湖湖泊水体的供应。于是那个时候就有人惊呼,说到了一个问题,说呢因为新增长起来的这样一些有限的土地,却使大片的农田没有灌溉水源,而失去收入。

那么这种事情呢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于是呢朝廷的官员,就在这样的湖泊与田之间立了一块碑,告诉后人,从此以后不能够再围湖造田,用人工的这种设施然后逼迫湖水的退却。

但是,这样的措施呢只是一时发挥了效果,随着以后江浙一带,无论是太湖平原,还有长江三角洲,人口的不断集中,这种官方所设置的这种警戒性的石碑完全失去了它的造意。于是呢,围湖造田,变的越来越严重。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呢,不但呢浙江境内的平原地带,大片的湖泊逐渐消失,太湖平原也是如此。所以那个时代的人就说,我们原本在这片土地上,有的地方叫某某湖,有的地方叫做某某草荡,有的地方呢又叫做某某塘,这都是跟水有关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随着围湖造田,再到那个叫某某湖的地方去看,于是变成了一片农田。

那么这种情况呢可以说,很多地理学家都在讲,湖泊是大自然留给人类最后的几颗明珠,围湖造田,不但失去了这样的一些水体,同时,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影响。

于是从宋代到明清时期,有人就说了。原本那个湖泊它所具有的特点是呢,要比田高。然后呢田呢又比江河要高。那么如果呢发生旱灾的时候,可以从湖泊引水到田,发生洪涝的时候,可以把多余的水引到江河之中去。农田呢却是旱涝无忧的,但是由于湖泊变成了农田,整个江南地区的水乡,失去了原有的这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特征。